<strong id="qd7rw"><dl id="qd7rw"></dl></strong>

<del id="qd7rw"><dl id="qd7rw"></dl></del>

  1. <del id="qd7rw"></del>
  2. 群團工作
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 學校概況  制度匯編  群團工作
    焦作師范高等??茖W?;鶎訄F委工作考核辦法
    發(fā)布部門:焦作師范高等??茖W校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5-10 瀏覽次數(shù):305

    第一章

    第一條為充分調動各基層團委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,科學評價各基層團委工作,建立健全我校共青團系統(tǒng)的激勵機制,特制定本辦法。

    第二條本辦法以科學發(fā)展觀為指導,按照科學發(fā)展、引領方向、轉變作風、推動落實的要求,以實績考核為重點,建立充滿活力、富有效率、持續(xù)推進的長效考核激勵機制。

    第二章考核原則

    第三條考核堅持項目細化、工作量化、結果公開化、考核激勵一體化的原則進行。

    項目細化:考核項目以校團委確定的工作要點為主線,通過對各項工作的細化,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、抓住工作重點、創(chuàng)新工作思路,促進全校共青團工作整體上水平。

    工作量化:對細化的各項具體工作任務進行量化打分,通過自查互查、綜合評定等方式進行公開、公正、公平的考核,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。

    結果公開化:考核結果在全校公開通報,報送學校及各系(部、院)黨政領導,營造鼓勵先進、鞭策后進的良好氛圍,促進積極健康的競爭機制的形成和完善。

    考核激勵一體化:凡在工作考核中進入優(yōu)秀檔次的基層團委,在各項評選表彰、團干外出進修學習等方面予以優(yōu)先安排。

    第三章考核辦法和內容

    第四條考核采取自查自評、校團委綜合考評兩個步驟進行。自查自評以基層團委提交的自查報告和得分統(tǒng)計表為主。校團委再根據工作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,采取聽匯報、查資料、走訪座談等形式,對考核結果做出最終評定。

    第五條考核時間為每年12月。本考核細則實行百分制。加分、扣分項目單列。得分、加分項目需提供證明材料。

    第六條考核內容

    (一)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(20分)

    1.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生頭腦,廣泛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活動,通過主題班會、專題宣講、形式報告、演講辯論、座談研討等形式,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,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,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,活動成效明顯,總結工作及時(4分);堅持開展團課教育和主題團日活動(2分)。

    2.注重開展形勢政策宣傳和教育,充分利用板報、宣傳欄等陣地,認真做好大學生日常政治理論、時事政策學習活動(2分)。

    3.深入實施”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(yǎng)工程”,通過開展理論培訓、互動交流、志愿服務、掛職鍛煉、領導力培訓、素質拓展訓練等對本單位主要學生骨干進行不少于100人次的培訓3分);建立”培養(yǎng)工程種子庫”,加大對理論學習骨干、入黨積極分子、專業(yè)拔尖人才、文體特長學生等各類優(yōu)秀學生的教育培養(yǎng)力度(1分);建立輔導教師隊伍,健全對學生骨干培養(yǎng)的評價考核機制,確立一批培養(yǎng)基地,促進學生骨干更好地成長和發(fā)展1分)。

    4.高度重視優(yōu)秀學生和群體典型的培養(yǎng),積極參加全國和河南省的”三好學生、優(yōu)秀學生干部和先進班集體”、”大學生自強之星”、”優(yōu)秀團員”、”優(yōu)秀青年志愿者”、”優(yōu)秀團支部”評選活動3分)。

    5.重視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積極建設健康向上、生動活潑的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平臺,建立健全以共青團、學生會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專題網頁或開通共青團工作博客,不斷充實內容,及時更新信息(1分);加強網絡管理,利用網絡為學生學習、創(chuàng)業(yè)、擇業(yè)、心理咨詢等提供服務(1分)。

    6.建立大學生思想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體系,及時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(tài),隨時上報學生對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反映信息(1分);高度重視安全穩(wěn)定工作,對突發(fā)事件有應急預案,處置得當,上報信息及時(1分)。

    (二)服務大學生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(20分)

    1.通過舉辦培訓班、開展系列講座、網絡論壇等,對學生進行實習、創(chuàng)業(yè)、就業(yè)的指導和培訓(1分);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的選拔、推薦工作,向社會公開舉薦各類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,為用人單位輸送合格人才(1分)。

    2.積極尋求企事業(yè)單位支持,大力開展”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實習基地”建設工作(2分);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運行機制,依托基地為大學生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提供服務,組織大學生到基地開展掛職鍛煉、實習、技術合作等活動,邀請基地企業(yè)的成功人士對大學生進行創(chuàng)業(yè)就業(yè)指導和培訓(1分)。

    3.認真做好”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、服務貧困縣計劃和三支一扶計劃”的宣傳發(fā)動、組織招募、報名情況和錄用人員信息上報工作(1分);做好志愿者的戶口遷移、黨團關系轉接安置等后期服務工作(1分)。

    4.大力推進”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”,制定規(guī)章制度,成立”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”服務小組,并做好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工作(1分);在職業(yè)設計指導,素質拓展訓練,建立評價體系,強化社會認同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推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舉措(1分);認真做好《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》的征訂、發(fā)放、使用等工作(1分)。

    5.按照 “挑戰(zhàn)杯”競賽賽制要求,認真舉辦本系(部、院)的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和課外學術作品競賽(2分);選拔優(yōu)秀作品參加省級”挑戰(zhàn)杯”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和課外學術作品競賽(3分);建立健全大學生科技創(chuàng)新激勵機制,對取得優(yōu)異成績、表現(xiàn)突出的學生和指導教師進行獎勵(3分);積極促成優(yōu)秀的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、科技成果與企業(yè)對接,爭取企業(yè)的資金支持(2分)。

    (三)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(18分)

    1.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工作機制,設立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,有具體的社會實踐方案和實施細則(2分);完善社會實踐活動各項規(guī)章制度(1分);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,組織大學生到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(2分)。

    2.采用集中組織團隊與學生返鄉(xiāng)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暑期”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(1分);每個基層團委都要至少集中組織1支暑期”三下鄉(xiāng)”服務團隊(1分)。積極申報重點實踐團隊(1分)。

    3.圓滿完成校團委部署的寒假和暑期”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的各項具體任務和指標,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學生比例不低于50%,活動取得突出實效(1分)。

    4.活動期間,及時、準確報送活動信息、圖片和總結(3分)。

    5.開展四進社區(qū)、助殘、扶貧、支教、環(huán)保等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(6分)。

    (四)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(17分)

    1.廣泛開展內容健康、形式新穎、吸引力強的校園文化娛樂、公益服務、體育競技和社團文化活動(3分)。

    2.形成健全的科技文化活動的規(guī)章制度建立相應的機構,有專人負責(2分)。

    3.積極組織參與學校組織的科技文化藝術活動(4分);積極組織選手參加校團委舉辦的其它校園文化活動,如周末文化廣場、社團風采藝術節(jié)等(2分)。

    3.重視學生社團工作,至少有一個掛靠學生社團,能緊密聯(lián)系專業(yè)實際,有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,經常開展活動,社團數(shù)量多,管理規(guī)范,效果好(3分)。

    4.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比賽,有效提高學生專業(yè)素質。(3分)。

    (五)基層團組織建設(15分)

    1.按照團省委的統(tǒng)一要求,加強團組織建設,深入開展團員意識教育活動,積極探索團建工作新模式,效果明顯(1分)。

    2.基層團委、團支部班子健全,制度完善,檔案管理規(guī)范,團干部工作熱情高,責任心強,工作效率高(1分);活動場所、設備、時間和日常工作、大型活動、專項活動經費有保證(1分);完善工作機制,加大學生推優(yōu)入黨力度(1分);團內組織生活堅持開展,所屬支部有活力,凝聚力強(1分);

    3.加強對學生會的指導,完善學生會工作章程及各項條例,增強其工作活力及在學生中的影響力,鞏固其在學生組織中的主體地位,支持其獨立開展工作,依法有序地代表和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,并取得突出成績(2分)。指導所屬學生會完成校學生會部署的工作(2分)。

    4.將學生社團納入基層團委、系(部)學生會工作格局,加強對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管理,在社團建設的規(guī)范化、制度化上取得顯著成效(2分);積極參加”優(yōu)秀學生社團”評選活動(1分);做好學生會干部、學生社團負責人的選拔任用、培訓工作(1分)。

    5.做好新團員的發(fā)展工作,做好團員年報、團員注冊、團組織關系接轉工作,按時收交團費,建立詳細的團費收繳登記冊(2分)。

    (六)信息工作(4分)

    準時上報校團委要求的各項工作材料、信息和圖片等(4分)。

    七)服務經濟困難學生(2分)

    廣泛開展”一助一”結對扶助活動,提供勤工助學崗位,切實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。做好共青團系統(tǒng)各類獎學金和濟困助學金的評選和發(fā)送工作。

    (八)團費繳納情況(4分)

    1.團費收繳及時準確,不拖欠(3分)。

    2.收繳過程透明公開,無私自克扣使用(1分)。

    第七條加分項目

    (一)每建1個”青年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見習基地”或”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”,加5分。

    (二)”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”、”服務貧困縣計劃”和”三支一扶計劃”,報名人數(shù)、確定招募人數(shù)分別排全校前3名的基層團委,各加5、4、3分。

    (三)獲 “挑戰(zhàn)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或”挑戰(zhàn)杯”全國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大賽獲特等獎、金獎、銀獎、銅獎、鼓勵獎的作品,每件分別加60分、50分、40分、35分、30分,入圍全國競賽的每件加25分;獲 “挑戰(zhàn)杯”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或”挑戰(zhàn)杯”河南省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大賽獲特等獎、金獎、銀獎、銅獎、鼓勵獎的作品,每件分別加30分、25分、20分、15分、10分,入圍省級競賽的每件加10分。

    (四)暑期”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,集中組織的服務團隊超過2支以上的,每支加5分;組織優(yōu)秀團隊申報成為省級團隊的,每支加8分;申報成為全國團隊的,每支加15分。

    (五)承辦我校”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(jié)”一項賽事的,加10分;在全省”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(jié)”比賽中獲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和優(yōu)秀獎的項目,每件分別加30分、25分、15分、10分;組織參與我校科技文化藝術節(jié)匯報演出的,每參加一個節(jié)目(或擔任主持人),加5分。每組織參加一項省級以上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賽事,加5分;在比賽中獲一、二、三等獎作品,每件分別加20分、15分、10分。

    (六)凡被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和校級報刊、團內信息刊物采用的新聞信息每條分別加20分、15分、10分、5分。在國家、省級、市級和校級網站上刊發(fā)新聞信息的每條分別加20分、15分、10分、5分,同一條信息被不同級網站采用按最高級別加分。社會實踐活動等單項工作的新聞報道不再作重復獎勵。

    (七)準時參加校團委、全校學校團的有關會議、活動的,每次加2分。

    (八)圓滿完成校團委交辦的事項,每項加0.5分。

    (九)承辦全校性團的活動、會議(每次加5分);承辦全市性團的活動、會議(每次加10分)。

    (十)集體獲得團中央表彰的加30分,獲得團省委表彰的加20分,獲團市委表彰的加10分。單項工作獲得團中央表彰的加10分,獲得團省委表彰的加5分,獲得團市委表彰的加1分。

    (十一)經校團委認定的校級或校級以上工作典型;或召開校級以上團的工作現(xiàn)場會,在各級團組織正式推廣的;或在校級以上有關會議做過典型發(fā)言和書面交流的,每項典型給予1-5分獎勵。

    (十二)凡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的青年學生,在團內影響較大,市級以上新聞媒體給予宣傳報道的,每項典型給予所在團委1-5分獎勵。

    (十三)創(chuàng)新和特色工作部分由各基層團委單獨申報,經校團委予以核實審定后,每項加5分。

    第八條扣分項目

    (一)凡未經同意,擅自不參加校團委會議的,每缺席一次扣20分。

    (二)校團委安排的工作,無特殊原因不接受或不實施的扣20分,未按時完成的扣10分。

    (三)工作較差,被領導機關或新聞媒體批評,造成不良影響的扣20分。

    第四章獎懲辦法

    第九條獎勵辦法

    (一)焦作師專五四紅旗團委

    對于考核結果前五名的授予”焦作師專五四紅旗團委”稱號,基層團委負責人,優(yōu)先推薦校級以上表彰。獲得”五四紅旗團委”稱號的主要負責人,同時授予”焦作師專優(yōu)秀青年工作者”稱號。

    (二)共青團工作創(chuàng)新獎

    主要表彰在工作中能結合本單位實際,開拓創(chuàng)新、形成特色,并取得顯著成效的基層團委。

    (三)共青團信息工作先進單位

    對于信息報送及時,上報信息材料豐富充實,注重隊伍建設和工作制度建設的集體予以表彰。

    第十條對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者予以通報批評:在工作過程中出現(xiàn)重大失誤、團干部出現(xiàn)違法亂紀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;對校團委重點工作推進不力的;對團費收繳工作達不到要求的;對信息上報工作嚴重滯后的。

    第五章

    第十一條本辦法為指導性要求,年終考核時由校團委組織部根據本辦法規(guī)定的考核內容和本學期的具體工作制定詳細考核表。

   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,實施過程中,視需要可對本辦法適當修改。

    第十三條本辦法的解釋權屬于校團委。

    (校青字〔2009〕12號)


    在线观看视频久a,国产精品视频嫩草久久,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,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

    <strong id="qd7rw"><dl id="qd7rw"></dl></strong>
    
    
    <del id="qd7rw"><dl id="qd7rw"></dl></del>

    1. <del id="qd7rw"></del>